“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哪个国家掌握了工业★✿★、掌握了现代制造业尊龙凯时★✿★,就拿到了进入现代社会的钥匙★✿★。就我们国家而言★✿★,在建国之前★✿★,虽然国家已经有了些许制造业的萌芽★✿★,但是整体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经济社会阶段★✿★。中国真正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还是在建国之后★✿★。
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发展与很多国家的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一般国家发展制造业都是从轻工业起步★✿★,随着技术和资金实力等的积累★✿★,然后再逐渐进入重工业领域★✿★。而我国建国初期发展工业★✿★,基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赶超发展战略高樹千佳子★✿★,再加上当时苏联对我们的大力援助★✿★,我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截止★✿★,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奠定了工业化的基本布局★✿★。在这一时期★✿★,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就是苏联帮助我国的“156项”工业项目★✿★,使得我国在能源★✿★、原材料★✿★、机械等重工业发展上跨出了一大步★✿★,而以此为“核心”的其他900多个非小型项目则勾画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雏形★✿★。当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项”计划并没有完全竣工高樹千佳子★✿★,只有一半左右的项目完成★✿★。在这一阶段实施★✿★,实际上马的项目有150个★✿★,它们的主要构成★✿★:军工类型的企业四十四家★✿★,这其中分别是航天两家★✿★,航空十二家★✿★,电工十家★✿★,兵器场十六家★✿★,造船相关四家★✿★;有主要冶金类型的企业二十家★✿★,有色冶金十三家★✿★,钢铁七家★✿★;有七家化工类型的企业★✿★;涉及到机器加工的二十四家★✿★;与能源有关的52家★✿★,这其中主要是电力能源和煤炭发电两个方面各25家★✿★,还剩下的两家是和石油有关的★✿★;其余的就是轻工业以及医学药物方面的三家★✿★。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制造业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伟大突破高樹千佳子★✿★。但是★✿★,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还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当时的困难时刻★✿★,我们的党再次展现出克服困难和突破桎梏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凯时尊龙app★✿★,★✿★,在经济体制上为市场经济正名★✿★,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再次迎来腾飞的契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圈定的5个经济特区都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区域高樹千佳子★✿★,这一方面是其地理位置更靠近港澳台★✿★,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投资★✿★;另一方面★✿★,经济特区都是沿海港口城市★✿★,开展对外物流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来料加工制造业★✿★,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很大发展★✿★,1990年★✿★,异军突起的乡镇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65.3亿元★✿★,超过了国有企业的246亿元★✿★。至2006年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民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已是“三分天下”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分别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1.2%★✿★、37.2%和31.6%★✿★。同时★✿★,我国一些现代化的重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宝钢★✿★,引进了当时日本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迅速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钢铁集团企业★✿★。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间★✿★,中国南方诸省市如广东★✿★、上海★✿★、浙江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江苏★✿★、福建等省的工业在全国占比显著上升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使得我国制造业产业形成南强北弱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一方面党和国家基于国家平衡发展★✿★,有意识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于2000年正式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随后又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另一方面★✿★,南方经济强省原有制造产业发展也遇到瓶颈★✿★,也有意进行产业升级★✿★、进行所谓的“腾龙换鸟”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把一些初级制造产业向外转移★✿★;这些都带动随后的十年里★✿★,中国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发展★✿★。西部是中国面积最辽阔的区域高樹千佳子★✿★,曾是中国最封闭★✿★、落后的区域★✿★。但是高樹千佳子★✿★,西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各类自然资源★✿★,再加上中国最新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使得西部由对外开放的后队变为前沿★✿★,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况且★✿★,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连通南北★✿★,是我国人口大区★✿★、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随着全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东部产业外溢和转移★✿★,紧靠东部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产业★✿★,有望实现“承接型崛起”★✿★。2003——2013年★✿★,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10年★✿★,也是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的10年★✿★。在此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这10年中★✿★,西部年人均GDP从6507元增长至34392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从60%增长至73.98%★✿★。因此★✿★,这十年期间的产业转移★✿★,显著改变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现状★✿★,并很大程度地弥合了东西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明确提出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横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经济区★✿★,先后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大体可概括为“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和三大经济带”战略★✿★。“四大板块”是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这种区域划分的目的在于调控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例如我国的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早期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资源枯竭★✿★、市场变化等因素★✿★,面临产业衰退和塌陷等问题★✿★。近些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始终是我国政府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三个支撑带”是指环渤海支撑东北高樹千佳子★✿★、华北和西北经济带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长三角支撑长江经济带★✿★,珠三角支撑西南★✿★、中南以及华南经济带★✿★,这三个支撑带可促进区域间合作和互助★✿★。三大经济带是指京津冀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经济带★✿★,这三大经济带有助于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以及建立面向全球化的开放体系★✿★。